本书不是介绍专门讲解摩托车维修的,虽然前面有一部分介绍了一些摩托车的维修保养知识,但都是为了要引出作者想要探讨的内容。有译本的中文名字为《万里任禅游》,也是讲这本书。 我读的这本是张国辰译本,网上有人说宋瑛堂的译本比较好,我没有读过,不做评价。

这本书类似游记,作者参考“肖陶扩”1的形式,是作者在和儿子以及两个朋友骑摩托车去骑行的过程中,对自己之前的一些哲学思考的整合、提炼和总结,路上发生的事情正好就作为了要讨论的问题的基础。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还比较好理解,到了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很难看进去,可能是自己的哲学底子太差了,对旅行中他和儿子的互动与他要讲的东西完全看不到关联,所以常常读着就走神了。

提出问题

作者打算从明尼苏达州骑行到蒙大拿州,同行的还有他的儿子克里斯,以及老友约翰夫妇。约翰和作者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作者对摩托车非常熟悉,一路上都是自己在做维修保养,他能听出是哪里出了毛病,也清楚地知道在什么路况下应该按照什么速度行驶,避免让摩托车因为操作不当而受损。他觉得自己做保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他的朋友约翰,却认为修理和保养需要由师傅来负责,这样才不会出错。这两种思想,或者可以说价值观的对立似乎是很难调和的,正如书中所说:

约翰的情况就是这样,我可以滔滔不绝地讲解摩托车保养的实际效用,一直说到我喉咙沙哑,但是约翰仍然无动于衷,只要一谈到这方面,他就一脸茫然,不是改变话题就是看到别处去。他不想听我说下去。

约翰使用着科技的成果,但是不愿意,或者说害怕去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貌似把维修保养这项工作交给师傅去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作者用自己的几次维修经历,表明修车师傅们(当然是指作者碰到的不好的情况)把修车只是作为一种工作,他们懂技术,“是专门人员,做起事来却像猩猩一样,没有真正的投入”。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分析问题

这促使作者用二分法来讨论“古典的认知”和“浪漫的认知”之间的关系。古典往往依赖于理性和法则,而浪漫依赖于感情、直觉和美学。

古典的思想往往依赖于理性和法则——它们是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形式,在欧洲的文化当中主要于男性有关,同时科学、法律、医药等各学科都受到了古典思想的影响一次对大部分女性来说毫无吸引力。所以虽然骑摩托车旅行是件很浪漫的事情,但是维修、保养摩托车却全然是古典的行为。修理车子的时候,必然会弄脏手,而且全身都是油污,这些基本形式往往和浪漫的精神系那个冲突,也让女性很不喜欢这样。

虽然在古典的认知当中,它的表象通常是丑陋的,但是这不是天生的。浪漫的人往往会忽略古典的美感,因为它出现的非常微妙。古典的风格往往直截了当而且完全不加修饰,不情绪化,简洁,有严谨的比例,它的目的并不是要引发别人情绪的波动,而是要从混乱中找出秩序,所以它的风格并不自由也不自然,反而要求的是规规矩矩,所有的一切都在控制之中,而它的价值标准在于控制技巧的高低。

作者认为,这种在看问题时不同的侧重,使古典与浪漫之间的冲突和分化越来越严重。那么,如何把这两“者融合为一,却又不伤害彼此”呢?这就促使作者提出了“良质”(Quality)的概念。

解决问题

但“良质”又是什么?直译过来是优良的品质。似乎有些道理,从浪漫和古典之间找个平衡点,或者说良质把浪漫和古典融合起来。

然而,真正聊到良质,作者却拒绝给它下一个定义。虽然之前通过二分法来找到了良质,然而找到了之后,作者才发现良质是拒绝二分法的。而且,良质不是主体和客体相遇的产物。它是真实存在的,并通过实在论进行了论证。

良质并不是一种物体,它是一种事件。它是主观意识到客观的存在发生的事件。因为没有客观就无所谓主观。因为客观会让主观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所以良质就是同时意识到主客观存在时所发生的事件。 良质不仅仅是主体和客体相遇所产生的结果,它们是由良质这事件所产生的,良质是主体和客体的因,过去大家误以为主体和客体才是因。

良质像太阳,它并不是绕着我们的主体和客体运转。它不是被动地照亮它们。它也没有隶属于它们。主体和客体是由它所创造的,它们才是隶属于它的。

此外,书中对是否废除学分和学位的教育问题探讨中,也充分印证了他的“良质”的思想。

这本书在软件开发领域也有很多人推荐过,书中讲到的良质,古典和浪漫的对立和结合都可以与软件咨询开发中的很多实践做一个印证,如敏捷开发、重构、TDD、原型设计等。 在这里我套用一下“良质”的思想来分析一下敏捷宣言2

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探寻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身体力行的同时也帮助他人。由此我们建立了如下价值观:

个体和互动 高于 流程和工具

工作的软件 高于 详尽的文档

客户合作 高于 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 高于 遵循计划

也就是说,尽管右项有其价值,我们更重视左项的价值。

左项和右项其实描述了软件开发中两种不同的开发模式,长期以来,右项描述的是软件开发中遵循的标准流程,而左项是一个相对理想的工作方式。敏捷宣言中说的是在这两种方式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稍微地偏重于左项,能对双方都有一个更好的结果。这恰恰就是“良质”的体现。

  1. 肖托夸(Chautauqua,又译学托扩,肖陶扩)是19世纪末期与20世纪早期在美国非常流行的成人教育运动(同时也指其集会教育形式)。在1920年代中期以前,肖托夸集会在美国农业地区广为传播。肖托夸为社区提供娱乐与文化教育,与会成员包括了当时的演说家,教师,音乐家,艺人,牧师和其他各方面专家。但这一运动随着广播,电视,电影等的崛起而逐渐消亡。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肖托夸是“美国最美国的事物”。参考维基百科。 

  2. http://agilemanifesto.org/iso/zhchs/manifesto.html